更新时间:2025-10-13 04:05:36
我真是难以平复我现在的心情,所以晚上11点半从电影院出来,我连夜宵都顾不得上,就一路六十迈骑着我的小电驴往家里赶,到了楼下冲进电梯,按下9楼以后,连敲3下关门键。终于来到了电脑前,现在,我必须发泄我愤怒。 《志愿军3:浴血和平》,嗯,我今年看过最烂的电影。刚开始还觉得拍的一般,看到中间的时候,就觉得拍的有点烂了,看到最后,这电影真是烂到骨子里面了。我现在平复一下心情,随着电影的时间线,我一个个镜头,一个个故事掰开了说: 1、中立区前的阵地争夺战,夜战,抓俘虏了。俘虏被冲锋枪在不到两米的距离内架着呢,最后呢,开车跑了,来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汽车争夺战,90年代的香港多少汽车争夺战的戏,我强烈建议学一下,90年代的拍的都要比这2025年拍的要好,要扣心人弦。动作戏拍的烂,逻辑也是讲不通,估计陈凯歌导演平时不刷短视频看评论,啥叫七步之外枪快,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。所以俘虏跑了!不仅跑了,最后还把副连长孙醒给枪毙了,为啥呢?因为孙连长在中立区狠狠的骂了这个逃跑的俘虏,真是我报敌人以口舌,敌人报我以枪子。这是第一个牺牲了。先搁置一下,放后面一块总结。 2、谈判团队警卫排的姚排长在抓特务的时候,被特务一枪打死了,他自己有枪不能用,因为什么呢!因为我们的姚排长遵守纪律,为了谈判的大局,为了我们中国人的诚信,所以他宁愿自己牺牲也不开枪。这是第二个牺牲了。主要还是因为遵守纪律。 3、李晓这个角色的塑造是非常有问题的,上面牺牲的姚排长在遵守纪律这块那是我们军人楷模中的楷模,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这个李晓了,全程都在发个人脾气,刚入团队就要申请离开,摆和平鸽的时候拒绝工作,原因是哥哥和爸爸都牺牲了,自己要上阵杀敌。这都可以理解,领导也都有做安抚工作。最绝的是接替林月明成为团队首席翻译以后,在谈判桌上,随意用英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情绪。我的天!这真的可以吗?我看到有好几次这种情况以后,我甚至去问了豆包,是不是我读的书太少的缘故。
上面是豆包给我的答复。为什么会这么突兀的出现这种情况,一个是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军队的纪律和国家的尊严。另一个是在谈判桌上带着个人情绪随意讲话? 4、林月明的一次即兴演讲。在姚排长牺牲以后,林月明在团队中突然讲了一个德国的什么毕加索的故事(我没认真听,不好意思),就好像读了青年文摘类似的启蒙类读物,非常的突兀;在一群全国选拔出来的精英面前讲小学生听的故事,让我尴尬的脚拇指都要在地上抠出三室一厅,一下子就出戏了。 5、用自己生命去救活患者,自己却感染病毒牺牲的护士。我不明白的是,这个故事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故事,为什么要拍一段护士和医生在抢救病人前,还有一段谦让的过程呢。直接扑上去吸痰,然后吸完以后再跟医生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不更好吗?你把道理放在前面,是不是默认医生的命比护士的更值钱,然后默认医生也认同这个道理,所以赞同了护士的做法!我这么分析有问题吗?回答我!在我们革命的队伍中,是不存在这种高低贵贱的,医生的命固然可贵,护士的命那也是命,如果说非要安排他们牺牲,那也是争抢来的,这种争抢的强度绝对不能低于国人吃饭买单的样子,而在电影中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抢过去了,真的,看到这里我都已经开始生气了。 6、英雄黄继光。在我看来一个人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和楷模,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他首先得是一个普通人,以凡人之躯做出惊天动地之事,可称为英雄。黄继光就是这么一个连名字都才刚学会写的普通人。所以,我觉得普通人被重机枪连续扫倒3次,还能去堵抢眼,这拍的非常不考究,你不要跟我扯什么艺术效果,这能有什么艺术,现在什么时代了,信息量这么大,多少热血男儿对于军事武器那是如数家珍,这么大口径的机枪不要说打倒3次,就哪怕一枪,都要断成两节。你们知道我们在部队的时候,每周都有电影可以看的,电影宣传工作对于部队来说是非常重要,之前拍的第一部志愿军啊、战狼啊;你拍的好,我们看了也是热血沸腾,誓死报国的。你拍的这么离谱,我们看了哪里还会有热血。因为我们自己也开枪,不要说现在12.7口径的重机枪了,就是我手上5.8的步枪打你一枪你都够呛。所以特别离谱的剧情让人看了就非常出戏,不会有丝毫的感动! 7、很多台词都非常的糟糕!最后签字的时候,林月明被轮椅推着出来,说了一句:和平就像孩子一样,总归要跑到你的面前。这时候播放的画面是在中立区那次,一个朝鲜小孩突然跑到美国那边去,引起骚动和紧张。这怎么叫总归要跑到你的面前呢?这不应该是:和平就像孩子一样,毫无预兆的跑到你的面前吗? 最后,我真的不敢相信,这是抗美援朝系列电影的最后一部。虎头蛇尾!这就像是快要期末考的时候才开始备战的我,在最后的匆忙中交上的答卷。 陈凯歌大导演,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,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。 不应该在祖国的生日献礼上交出这么一部电影,我们泱泱大国,人才太多了。能拍出这样子不考究的电影,我觉得主要问题还是在影视圈的圈子文化上面。 你想啊,我大中国这么多人才,陈导自己不进步,难道身边都没有人提醒吗?答案可能就是,做领导做习惯了,就像前段时间把自己餐厅招牌砸掉的贾国龙一样。就是因为有这些不进步的人把持着圈子最顶尖的资源,所以现在中国电影越来越烂,后来的优秀人才不得不去钻研讨好他们的技巧,而不是把演技练好,把剧本打磨好。 我们已经不是十年前二十年的观众了。我花钱进电影院,心里肯定想看点新鲜玩意啊,要么学到点东西,要么看点刺激紧张的。结果你把我的爱国情怀收割完以后给我看了这么一个玩意,你说我能不生气吗?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一点碎碎念
下一篇:十三邀第一季总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