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10-13 04:04:04
这个《宴遇永安》真不错!目前已经追到第9集了,来分享一下整体观感~剧透预警⚠️
总结一下,这部剧很适合喜欢感情细水长流、偏轻喜剧风格的观众~本以为只是纯下饭剧,但从第7集开始,编剧的一些巧妙设计让我眼前一亮,还蛮有惊喜感的!
先来说说前四集。女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,整体的表演多少有点浮夸,一家人咋咋呼呼,言行举止都是往喜剧夸张了演的。 不过转念一想,这毕竟是一部轻喜剧,为了制造笑点,逻辑上的小Bug(比如煎饼摊的原料到底从哪来的)也还能接受。毕竟要是按正剧那套严肃逻辑来演,恐怕就没那么好笑了。 所以那时候我对这部剧的定位很简单——一部轻松搞笑的古代爱情美食剧,不需要太较真,看着开心就行。
从第五、第六集开始,编剧终于开始发力,时不时给我一些惊喜。男女主解除误会后,剧情的每一步都在帮观众慢慢走进他们的内心。 先是那场烤串摊解围的小插曲,再到厨房里林宴主动帮阿荠打下手,编剧传递出,林宴作为古人,却不是那种“大男子主义”的人。对他来说,没有“君子不近庖厨”这样的思想。
阿荠讲牛郎织女的那段也很妙。她不认同“牛郎偷衣服留下织女”这种扭曲的爱,觉得那不是爱,而是束缚。从这段对话,可以看出,她对自由的渴望,比爱情更深。而林宴听完后,告诉阿荠,这些故事都是男的写的,所以没有考虑女性的想法,更是点睛之笔。他不是在讨好她,而是真的理解她。
这也顺势和阿荠和前任讨论类似的故事的反应,形成了鲜明对比,前任一句“你想太多”,把无数现代男性的敷衍和对女性思想的不尊重演绎得淋漓尽致。而林宴的反应,恰恰让人看到两个人在价值观上的共鸣。
这一系列的小细节,都在悄悄铺垫他们的靠近。不是那种“突然抱抱”的工业糖精,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吸引。林宴欣赏阿荠,从来不只是因为她做饭好吃,而是因为她的想法和性格本身就值得被喜欢。 从第七集开始,编剧真的让我忍不住夸夸了。原本以为这剧就是无厘头搞笑,结果居然开始有了深度。 阿荠意识到自己目前再也回不去现代,剧情的基调也从欢快浮夸此刻回归到现实。很多人吐槽她不搞事业,只想着谈恋爱,还调侃“祖宗剧还要谈恋爱”。但实际上,这完全是误解。 阿荠对林宴一开始并没有任何男女之情,更多是出于尊敬和距离感。她也和林宴直接说过:“那我们就不是朋友。”她所有的计划,从“接近男主”“来到男主家,各种摸索”到“给男主喝羊肉汤”,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——回家。根本没想过谈恋爱这件事。
所以当林宴后面提出要退婚时,阿荠简直开心坏了——一秒钟都没犹豫就答应。毕竟在她眼里,那可是“祖宗”啊,怎么可能和自己的长辈谈恋爱?她从头到尾都没把这段关系往情爱方向想过。反而是林宴,悄悄被她的想法和真诚吸引,所以前面几集,两人之间反而因此显得自然又舒服。 阿荠在第7集,发现回家的希望破灭后,非常失落。其他家人都觉得留在古代很好,可以比现代赚更多钱,也不用上学了。只有她垂头丧气,她不想留下,因为她比谁都清楚这里的危险。 她聪明,也最清醒。前面看似总是乐观积极、各种鬼主意,想办法激发家人的斗志,笑嘻嘻的,其实有一部分是她的伪装。每次遇到惹不起的贵人,她和母亲都会立刻低头、认错,看似服软,其实心里想的是——“再忍一忍,等能回家了就好了。” 可现在呢?现代的自由和平等都离她越来越远。古代的世界里,阶级分明、贵贱有别,商贾被瞧不起,女人更是步步受限。没有男主的庇护,她可能早就死上好几回了。 所以她害怕的,不是当下的困难,而是,要是一辈子都回不去了,该怎么办? 第八、九集是我最喜欢的两集。阿圆这个角色真的写得很不错,有力推动了剧情。当她抱着阿荠说出那句“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,但我知道你在对我好”,我瞬间眼睛都湿润了。
正是通过“解救阿圆事件”,阿荠才下定决心留下来。她不再只是个想回现代的穿越客,而是开始与古人产生羁绊,一家人也决定好好开小饭馆、安心搞事业。 而这一段剧情,巧妙地让男女主的人设都变得更立体。首先阿荠到底在纠结什么? 首先让女主人设更立体了。她挺清醒的,不是盲目的圣母,阿荠比家人都聪明。她太清楚这个时代的规则:权贵遍地,惹不起。 每次被上层阶级刁难,她都是第一个服软、说好话的人,因为她知道硬碰硬只有死路一条。包括不想掺和军中的吃食,被军人说女人不行,她都是一笑置之,就是因为知道这些人开罪不起。其他家人能开心地留在古代,但她不行。这里的商户阶级太低,她不想一辈子卑躬屈膝地求别人。 而“救阿圆”这件事,意味着要正面得罪恶人。她明白见义勇为的后果,但依然选择出手相助——这不是圣母心,而是一种清醒的勇气。知道危险,却还是决定去做,这种勇气比盲目的冲动更可贵。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,而林宴看到且理解她这份挣扎后的勇气。 救了阿园后,为什么不想留下她呢? 阿荠其实还是想回现代的,并不想改变历史,也不想和古人产生太深的情感联系。她之前对林宴说的那句“我们不是朋友”,在这里形成了呼应。留下阿圆,就意味着更深的羁绊,也意味着一份责任。 她想回去,连自己的未来都还没想明白,怎么敢再搭上一个古人的命运?她比父母看得更远。父母觉得救人就是多一张嘴吃饭,她却明白,这意味着要负起长久的责任。正因为聪明,她的犹豫更让人理解。 这种纠结又让女主的人设更加生动:她不是圣母,但也做不到袖手旁观。前面阿圆虽不会游泳,却豁出命去救她,女主的善良不允许自己见死不救。 编剧在这里的解救过程,又巧妙地展现了她的聪明:她先是向反派掌柜试探,假装说阿圆命格不好,想借此吓退店家。因为她清楚对方信这些,于是顺势利用。但坏人怎么可能轻易被几句话打动? 她犹豫着撤退,随后带着石头回来救人,用律法和武器作为依仗,想要威逼对方放手。结果依然无效,因为面对恶意,光靠孱弱的武力,理智和嘴皮子可不够。 这时剧情精彩地呼应前文:她早就留了后手,提前拜托男主,如果自己没回来,就以店家扩建为名违规,来救人。既体现她的机智,也让“勇敢”不流于匹夫之勇。这一整段节奏紧凑又合理,人物反应十分真实。 最后家里人都劝女主留下阿圆,都没成功。但是林宴却没有责怪他冷漠,看穿她的嘴硬心软,他点明,她明明害怕到手都被石头磨破,却依然冲进去救人,于是既安抚接纳了她的情绪,又给予实际帮助,告诉她自己也会庇护阿圆。 他既理解她犹豫背后的善意,也愿意成为她的支撑。最后,当男主提醒她天要下雨、阿圆还受伤时,女主终于下定决心去找回阿圆。这一情节不仅推动了剧情,也让两人之间的信任和情感悄然升温。 接下来,谈谈男女主人设和演技部分。小林的表演非常出色,不愧是“天选古人”。他举手投足间都有书卷气,玉树临风又不失温度。虽然背负仇恨,但人设并非脸谱化的“冷面公子”,外冷内热,克制中藏着真诚。前几集他怀疑女主一家心怀不轨,态度生硬也合情合理;而当他意识到误会后,立刻放下成见,开始尊重女主一家,这种人物转变自然流畅,也让角色更立体。 王影璐的演技则灵气十足,她从不“惜表情”,不怕扮丑,敢于真情流露。最打动我的是她的眼神戏——那种大眼睛里闪着光的灵动感,既能传达喜感,又能演出压抑与脆弱。前期我以为她只是个搞笑担当,但看到第五集才发现,阿荠并非单纯的傻白甜,编剧用情节让我相信了,她是家中聪明有担当的“主心骨”。她渴望自由和平等,也因此被男主的尊重所吸引。两人在第四集末尾彻底解除误会后,林宴会陪她干活、替她说话,那种真诚的理解与尊重,让这段关系更真实,也更动人。编剧有在一点点铺垫男女主互相吸引的理由。 这部剧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,家庭线温暖又真实。女主一家虽然看似打打闹闹,爸爸和哥哥有点不靠谱。但真遇到事时,每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保护对方。正是这种家人间的互相关爱,也打动了男主:他自幼失去亲人,而女主一家让他重新体会到“被家人惦记着”的温度。 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发展也非常自然,是那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渐入佳境型,而不是“工业糖精式”的突兀恋爱。没有突兀的摔倒拥抱转圈圈,而是通过一个个细节铺垫出情感的萌芽。 比如第五集中,阿荠调皮地逗祖宗林宴念长长的奶茶名,林宴轻轻点了一下她的头,语气带笑;那一瞬间,女主怔住了。 又比如第六集,阿荠又逗林宴,让他穿上粉色围裙和袖套,林宴无奈地笑着点她额头,说了一句“你呀”,两人都笑出了甜度刚好的暧昧。
我不得不说,小林和王影璐都有一双“会说话的眼睛”——含情不腻,温柔不浮。笑起来的那一刻,观众几乎能从他们的目光里看到恋爱正在悄悄发生。
最后说说这部剧的小缺点,首先,前期宣传主打“美食剧”,但正片中有些时候的食物的制作过程往往一带而过,略显潦草。虽然每一集都会出现新菜,成品看起来也颇为诱人,但对于期待看到“烟火气+做饭细节”的美食剧爱好者来说,多少有些意犹未尽。 其次,事业线的展开稍显轻描淡写。主角一家开店赚钱似乎有点过于顺利,缺乏真实的起伏与挑战。虽然这本质上是一部轻喜剧,不必上升到商战或权谋的复杂程度,但对于喜欢逻辑严密、剧情扎实的观众来说,这部分可能略显单薄。 最后,不得不提滤镜问题。全剧粉感过重,几乎是“零滤镜”状态,对演员肤色和质感都毫不修饰,看起来真实却也略显粗糙。服化道整体尚可,但显然不是高成本制作,服装精致度和场景细节与同类精品古装剧相比,仍有差距。对于习惯精致画面、讲究质感的观众来说,这一点可能会拉低观感。 总体来看,这部剧让我越看越上心,每一集都能发现新亮点,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剧情充满期待。 到底好不好看呢?就留给大家自己去品味吧,轻松追剧~ 快乐一下!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什么是令人恶心的作品
下一篇:他很蠢 但蠢才是正常的